新闻中心

        2015 年3月22日上午,“梨园尊师之楷模,豫剧祥符之新声——河南福寿园豫剧名家吴碧波先生追思暨安葬仪式”在河南福寿园举行。吴碧波先生的子女、亲朋好友、 河南省豫剧二团的领导以及三十位“祥符调”弟子等共同缅怀这位“诰命夫人”,送别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,而在仪式结束后,三十位“祥符调”弟子以一种特别 的形式——追思演唱会送别恩师吴碧波先生。

 

“诰命夫人”之居

 

        吴碧波先生的新居坐落于河南福寿园的钟灵园,“钟灵”源于“钟灵毓秀”之意。自然原石上雕刻着先生浅笑嫣然的面容,显得端庄娴淑。石碑的下部,篆刻着先生的名字及生卒年,言简意赅,没有浮笔浪墨。这位“诰命夫人”在这一方干净、素雅之所中安乐长眠。

 

        紫色代表高贵、优雅、慈爱,亦如先生一般,故追思会、落葬现场均用白紫色系装扮,暖穴、抚慰灵盒、净碑、花瓣装点、献花……让先生通往天堂的大门铺满鲜花,让这一朵朵盛开在墓碑上的鲜花,带着一个个祝福,展开一段全新旅程的开始……

 

“诰命夫人”之艺

 

        “诰命夫人”吴碧波先生光辉的起点是从开封那个写着历史痕迹的和平戏院开始,10岁跟随老艺人赵青和学艺,16岁拜豫剧大师陈素真为师,23岁 后在河南豫剧院二团担任主要演员,既能演闺门旦、花旦、青衣,又能演彩旦、刀马旦和帅旦,善于用传统表演艺术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艺术手段刻画人物。一座 《大登殿》是先生发展的契机,一个《香囊记》是先生创造奇迹的开始,一位“挖菜姐”是先生闪光的时刻。一部豫剧电影《七品芝麻官》,先生成功塑造了诰命夫 人获戏曲艺术片百花奖,被誉为“活诰命”。

 

       往事一幕幕回放,《宇宙锋》中的赵艳容、《霄壤恨》中的邵巧云、《三上轿》中的崔金定、《打金枝》里的国母、《樊梨花征西》里的樊梨花、《白蛇传》里的白素贞中……数不清先生演绎了多少经典,豫剧已经化身成了她,让我们钦佩这位“小陈素真”,仰慕这个“诰命夫人”。

 

“诰命夫人”之德

         吴 碧波先生用她光辉的一生诠释着豫剧演员的品德,定义着豫剧留给我们的精神。她对老师陈素真的尊敬之情、孝敬之心,对陈派艺术的坚守以及弘扬精神,已成为文 艺界公认的榜样。先生的一生都在为传承豫剧陈派艺术、为陈派艺术的发展而努力,不仅培养出了王香萍、杨春花、麻淑英、田敏、李延梅、王前等众多优秀弟子, 还在退休后创办了“祥符剧社”,对陈派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

 

“诰命夫人”之缅

        尘 归尘,土归土,当一切尘埃落定后,三十位“祥符调”弟子以一种特别的形式——追思演唱会送别恩师吴碧波先生。河南福寿园的草坪广场上,先生的弟子演唱着一 出出陈派代表剧作:《三上轿》、《打金枝》、《穆桂英下山》、《樊梨花征西》,在众多的弟子中,七岁的冯若晨演唱的《穆桂英下山风和日丽艳阳天》,唱腔高亢激越,形态惟妙惟肖,在幕后演唱也许没有人知道她仅仅是一个七岁的女孩,吴碧波先生看到这一幕也会感到欣慰。最后,众弟子的一出《春秋配》,吴碧波先生追思演唱会拉下了帷幕。

福寿园国际集团

当前访问 : 河南

访问 集团官网
WordPress Image Lightbox Plugin